山車是供神祇附身用的「工具」
在日本的祭典中,除了前一次為大家介紹的「神輿」之外,還有與神輿非常類似的「山車」。相對於「神輿」是由神社方提供給神祇,從鎮座的神社出發前往目的地時乘座的交通工具。「山車」則是在祭典舉辦期間當中,由地方的居民提供,讓神祇附身用的「工具」。
日本人自古以來即相信,山、巖、樹木等,都是神祇喜歡憑依的地方,因此地方的居民為了讓神祇能在祭典期間中,在自己的社區內待久一點,就也打造了形狀類似「山」的東西,這就是「山車」的由來。而後,為了能再多取悅神祇,居民們便不斷的將「山車」進化,像是多了樂器演奏、戲劇表演,或是加了車輪方便移動於社區各地等,而漸漸的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樣子。
了解完「山車」的源由之後,今後在祭典期間,逛逛各地社區的「山車」時,就會發現在進化的結果下,發展出特色多樣,有著濃厚地方味的山車,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呢!
相關文章
日本各地祭典
「甘木祇園山笠」福岡縣朝倉市
「博多祇園山笠」福岡縣福岡市
「祇園祭」京都府京都市
「茅崎海岸濱降祭」神奈川縣茅崎市
「天神祭」大阪市
影片
日本各地對於「山車」有著不同的叫法,像是「山」、「曳山」、「山鉾」、「山笠」、「地車」、「御車山」、「屋台」等等。但有趣的是,所有的稱呼多不脫「山」或「巖」的概念,因為日本人相信,「山」是神祇最喜歡憑依的地方。
在祭典期間中,各個社區會為自家的「山」「巖」形狀的「山車」進化,裝車輪、吹笛打太鼓、跳舞演戲等,並環繞著社區內遊行,帶動社區的向心力。因為每當看到山車,就會馬上聯想到,在這個社區背後,其實有著非常旺盛的團結力呢。
留言
您或許會感興趣的文章